当前位置: CNMO > 行业新闻 > 消费数码 > 正文

行车记录仪行业乱象丛生:普通人如何练就火眼金睛?

作者:胖胖聊科技
2023-12-21 12:26

与智能手机类似,行车记录仪市场也是经历过“百团大战”的。

曾几何时,行车记录仪同曾经的智能手机市场一般,山寨横行。毫不夸张地说,你去深圳东莞随便找一个“场子”,它的业务大概率包含行车记录仪。

然而,半路杀出“程咬金”,随着小米、360等互联网企业的涌入,逐渐正规化的行车记录仪市场将山寨大军“斩杀殆尽”。雷军曾不止一次说过,小米对于智能手机市场的贡献之一便是“消灭了山寨”,或许行车记录仪行业也有他的一枚功勋章。

然而尽管行车记录仪市场已经愈加规范,但当下其实仍然存在诸多行业乱象:参数虚标、功能阉割、做工粗糙...“追本溯源”,一切的根源在于为节省成本而做的性能、功能减配,从而带来了无法契合真实用户需求、甚至有些“反人类”的用户体验。

那么,作为普通消费的我们,究竟该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来辨别行车记录仪的“真假”呢?

选购记录仪要注意三大核心问题

在我看来,当下行车记录仪行业乱象可大体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参数虚标”等核心硬件问题,二是同价位下各大品牌功能性的参差不齐,换句话说就是同价位下一些品牌为节省成本而进行的功能阉割,三则是一些“反人类设计”。

行业乱象一:核心产品配置参数虚标

首先,视角范围(镜头)。我们可以设置个参照物,即人单眼极限可视角度为156°,如果行车记录仪的广角可视角度远高于156°,那么就值得怀疑了(鱼眼镜头除外),毕竟普遍售价两三百元的行车记录仪不可能实现与高端单反相机相同的视角范围。

一般而言广角越大越好,毕竟其可记录证据的范围大大增加。但视角范围过大时,记录仪的图像一定是会产生畸变,如果没有畸变,那么该行车记录仪广角便可能存在虚标问题。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行车记录广角范围都在140°以上,同价位下如果广角范围位于130°以下,也需要谨慎购买。

其次,分辨率和像素(图像传感器)。此前消费者报道在《9款行车记录仪测评》文章中指出,1080P分辨率测中心视场的水平、垂直视觉分辨率不应低于1248×702。

而经过消费者报道实测,其中6款行车记录仪摄像虚标,例如飞利浦ADR800sp中心视场分辨率为900x600,而海康威视DN2017-F2为1000x700,由此可见行车记录仪的虚标问题并非少数。

当前,主流行车记录仪的分辨率为1440P和1080P,当然也有4K的。其中1080P分辨率对应的动态像素为200万,而一些厂商宣传的所谓1200万像素、甚至2400万像素其实是静态像素,极易造成小白用户的误解,而行车记录仪主要是拍摄动态视频的,核心在于动态像素的清晰度,建议购买前询问客服。

同时,这也牵扯到存储卡等方面因素:为了确保存储卡的存储空间足够用,并保证存储卡的使用寿命,行车记录仪厂商需要权衡其与高分辨率、高像素、高帧率之间的关系。

第三,夜视效果。一款行车记录仪的夜视效果是否好,主要看其图像传感器和软件优化。目前比较好的图像传感器比如索尼的IMX415和IMX335,索尼IMX415传感器引入了堆叠式CMOS结构,从而有效提升进光量,增强暗光和夜视效果,类似的堆叠技术同样应用于iPhone 15搭载的IMX903 CMOS图像传感器。索尼IMX415主要应用于4K行车记录仪的旗舰产品,比如70迈A800、360 K980。

软件调教对于行车记录仪的夜视效果同样重要,举个反面例子,有些厂商为了提升夜视效果,而故意调高ISO,但这样简单粗暴的后果就是带来高噪点的同时,也极有可能让车牌灯关键信息过曝。

那么小白用户究竟如何避坑呢?大致途径有以下三种:首先便是通过知乎等渠道寻求相关知识科普,并根据个人需求了解并确定目标产品值不值得买;二是通过京东等电商平台,查看相关评价,如果你关注的某一点频繁出现在其负面评价中,请慎重考虑。

三则是查看一些对比评测,虽然目前媒体的对比评测一定无法保证完全客观,但行车记录仪的对比评测其实很好甄别,看图说话即可,比如车牌拍得清不清晰、是否有涂抹感,或者视角范围大不大。

行业乱象二:“反人类“设计的功能性问题

聊完了行车记录仪核心硬件存在的一些行业问题,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当下行车记录仪行业出现的一些“反人类设计”。

首先就是实时录制,实时保存功能

行车记录仪24小时实时录影其实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在汽车熄火状态下。在我看来,一款行车记录最优的存储模式是,满存储后自动清除,并将一些可能判定为证据的视频片段保存,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手动删除该部分片段。同时,厂商提供云端存储,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备份重要视频。

一位特斯拉用户便吐槽特斯拉行车记录仪的保存逻辑:找不到一个小时前开车的记录视频。该行车记录仪仅手动保存不会被删除,其余的录制内容会根据录制时间定时删除。这是因为特斯拉需要你手动确认想要保存的视频,否则都会定时自动覆盖,而并不像其它行车记录仪一样录满之后覆盖最初视频。

其次,随时随地通过任何便利方式调取视频。目前行车记录仪常见的视频查看方式包含三种:行车记录仪本身、手机App、以及PC端,三者皆有最好,但有些厂商却的确有点反人类,连屏幕本身调取回放也不支持。

比如,海康威视C6lite,它不但不支持记录仪查看回放,手机App需要供电状态(启动)时才能够回看画面,否则便需要将存储卡取出放在电脑上查看,所以这是让用户准备两张存储卡吗?而且视频还得需要下载腾讯视频应用才能播放,这是和腾讯有合作吗?

行业乱象三:同价位下的功能阉割

首先就是电子狗和ADAS等辅助功能。对于行车记录仪而言,这些是加分项,但不是必选项,这些功能对于新手而言比较友好。前面海康威视的官方回复截图显示,C6lite也是不支持电子狗和ADAS的。但其实这点在我看来还好,毕竟目前很多人开车都是习惯使用手机导航的,而这些手机导航其实完全具备。

不过正所谓“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以差不多的价格买到了更少的功能,自己心里这关有些人其实是过不去的。不过,简单搜索了一下目前各大电商平台销量最好的300元价位行车记录仪产品,这些功能倒是基本包含。

其次是防止静电。这一点怎么说呢?有必要,尤其如果你还是一个静电体质。不知道各位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的手触碰行车记录仪时,行车记录仪便会出现花屏等问题,这其实就是静电所致,有时甚至还可能死机。

虽然很多行车记录仪都会带一个防静电贴,但其实该贴很鸡肋,如果能在产品本身做一些防静电设计,会更好一些。

最后来讲讲GPS定位、行车轨迹等补充功能,这些其实也是“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像盯盯拍mini 2S、海康威视C6lite等产品都是不支持的。至于是否在乎,因人而异。

相比核心硬件相关问题,小白用户其实更好规避上述这些功能性问题,只要售前问一下客服即可,比如“这款支持GPS和电子狗吗”。

至于不支持这些附加功能的原因,个人猜测大致包含两种,一是单纯节省成本、或因为所谓的“没必要”而直接阉割;二是采用廉价芯片而无法加持。购买之前也可以同样向客服询问记录仪所搭载的IPC SoC芯片和CMOS芯片型号。

记录仪行业:蓝海之下,仍需规范

相比一片红海的智能手机市场,身处蓝海的行车记录仪市场可谓无比幸运。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行车记录仪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2年,我国行车记录仪市场规模由439.1亿元上涨至82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3.27%。

然而,国内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兴起,对于行车记录仪市场而言,更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激发了行车记录仪产业对于未来的无限想象;而另一方面,内置行车记录仪车型的不断涌现则为未来带来了更多挑战和变数。

因此,如果行车记录仪行业想要寻求稳步向前,目前急需行业的进一步规范,比如参数、设计、以及价格等方面的透明化;同时各大厂商能够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摒弃一些“不人性化”的设计,比如我们前文提到的特斯拉、海康的问题。

同时,各大厂商可以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将产品更加细分化、定制化,在确保品质、价格亲民的基础上,增加功能以提升产品定位。以电子狗为例,比如厂商可以设计一款包括电子狗在内、拥有诸多附加功能的版本,至于选择哪个版本,自行决定。

最后,我还想聊聊无法看清车牌的问题:如果你翻开各大电商平台,无法看清车牌成了一众行车记录仪的“通病”,但事实上只要是正规厂商的行车记录仪,只要能够将距车头5米之内、相对静止的物体拍摄清楚,便可以给基础合格分。

不同的速度、距离、光线条件下,车牌的清晰度是相对的,即使光线充足,高速行驶,也无法看清车牌实属正常情况,没必要过分纠结。核心原因是受限于帧率等因素限制,目前行车记录仪的帧率一般都是30帧。

身处互联网时代,“走过最深的路便是商家的套路”,最后,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小白用户或者普通用户究竟该如何规避行车记录仪的坑。

首先,了解行车记录仪的核心性能,主要为视角范围、分辨率清晰度、夜视效果,这三点可谓核心;其次便是视频回放操作和一些你所关心的智能辅助功能;第三就是因人而异的审美问题,比如你就是个颜值控,就想买个好看且做工好点的。而规避以上问题的方法在前文均已提到,可以通过对应段落查找。

好了,本文就到这里,希望能够对你了解行车记录仪有一点点帮助,同时如果有任何关于行车记录仪想要了解的问题,欢迎留言!

备注:图片来自互联网

分享

加入收藏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用其他账号登录:
请稍后,数据加载中...
查看全部0条评论 >

Copyright © 2007 - 北京沃德斯玛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发邮件给我们
京ICP证-070681号 京ICP备0908125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320号 京网文[2012]0132-048号